再見五彎仔

 
五彎仔簡介

   阿里山公路五彎仔崩塌地面積約 50 公頃,位於嘉義市東方約30公里處,行政上隸屬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因地形陡峭,在台十八線28K+900至31K+500 間,道路呈五個「Z」字形的迴頭彎,所以被稱為「五彎仔」。

五彎仔消逝的經過
  五彎仔地區自阿里山公路打通後不久即發生崩塌現象,但由於規模甚大,雖曾多次處理,至今尚未能有效穩定。自民國 85年賀伯風災帶來大量豪雨,五彎仔路段道路多處下陷,擋土設施變形、龜裂等,造成嚴重災害;民國90年納莉颱風過後,五彎仔路段第五迴頭彎後直線路段最嚴重,路面變形、龜裂,以31K+500附近路段最嚴重,路面高低差達60公分。

風災後消失的第五彎
  在民國92年梅雨季節時期,由於豐沛的雨量,使得台18線31K+500路面嚴重龜裂,路基下陷約90公分,但短期維護處理下,仍不敵92.6.26 全日豪雨而下陷路基坍滑至獨座溪底。
五彎仔消逝的原因
  五彎路段在阿里山公路是經過順向坡走山的地質,常常滑動,其滑動主要原因在於連續降雨導致地面水入滲造成地下水位上升。每次整修後,沒多久又再度復發。而下陷的主因其實就是地滑區邊坡受獨座溪南支流向源侵蝕之影響,更加深該地區地滑。且因為公路緊鄰溪流源頭附近,河流在流動時,會對兩岸進行水力侵蝕作用,向源侵蝕適河流向源頭延展,河流發源地區因雨水的沖刷、泉水的湧出,使土壤岩層鬆動、滑落,造成河谷向上延展。五越仔路段就因向源侵蝕導致無可挽救的崩塌!

公興國小:黃瀅嘉老師編製
圖片由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提供

   
嘉義縣番路鄉公興國小提供
 

簡介資訊
再見五彎仔
黃瀅嘉老師製作
學習單
再見五彎仔
黃瀅嘉老師製作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