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塚區﹕下方為深四、五公尺的墓穴 ,靈柩放置其中,表面在覆土,隆起如龜甲,又稱墓龜,其外圍常順坡築一道矮牆,,邊緣留設排水溝,,以防墓塚積水,具水土保持的功能。
◆墓庭區﹕這是指墓碑前方,由兩側墓手圍護而成的主要空間,主要配置有墓碑、肩石、墓手、供桌等。
◆墓碑: 墓碑以三塊石板合組而成,中央一塊上端弧形,碑楣雕刻二龍相向,中書「皇清」,其下正中勒:「誥授建威將軍晉加榮祿大夫歷任福建浙江提督二等子爵世襲贈伯爵太子太師賜謚果毅顯考王公」
◆肩石﹕位於墓碑兩側,主要作為鞏固墓碑之用,表面亦雕以繁複的花紋,,具藝術價值。
◆石供桌﹕椅石材雕成的固定供桌,為祭拜時放置祭品、香燭、鮮花之用。
◆墓手﹕即墓碑前兩側,,如街梯狀向外層層曲折伸出的矮牆,內小外大,成環抱狀,象徵餘蔭子孫,轉折處並立石柱,,柱頭以石刻的龍、鳳、獅、象等裝飾。墓手向兩邊伸展,兩側寶城石柱,依次立有石龍、石鳳、石獅、石象,除了石鳳的頭遭後人破壞,其餘石雕大致保持完整。
◆墓埕區﹕為墓庭前的開展區域,通常為泥土面,為官者可設立兩兩成對的石象生,石象生是用大塊石材雕成的人物或動物,除了表現墓主生前的顯赫外,也有護衛之義,清代文明規定,石象生配置的對數及形式,按官職而有所分別,不可隨便僭越。
墓埕前方、左右各有一列形式對稱的石人、石獸,包括溫文儒雅的文官、挺拔威武的武將、及立馬、臥羊、石虎各二,八座石雕的造型及雕刻手法各異其趣, 這些石雕,雖雕法古拙,不過型態卻是栩栩如生, 是台灣地區現存清代石雕的佼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