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祿將軍墓
 
認識王得祿
   王得祿生於清乾隆三十五年(西元一七七○年),卒於清道光二十一年(西元一八四一年),享年七十二歲。其出生地為諸羅縣溝尾庄(即現今嘉義縣太保市)。
王得祿的生平

  十五歲即入武庠習武,十七歲加入軍旅,平林爽文之亂,剿平海盜蔡牽、朱濆及其餘黨,鴉片戰爭時,駐守澎湖,積勞病逝於軍營。王得祿一生戰功彪炳,故累獲陞官及恩卹,官至水師提督,是清代台灣人官位最高者,民間素稱「王大人」;逝世後所得到的封典更是顯赫,可從雋刻於墓碑上的碑銘見知 。

墓園二三事

   王得祿死後,其家族曾請專人勘輿,選擇位於台南縣白河鎮「馬稠後」為築墓地點,但後傳當地居民恐安葬於該處易招致麻煩,因而拖言「王大人,葬馬稠,聞馬糞,薰馬尿」有失身份,建請遷址到新港鄉安和村;又此處土名為「番婆」,象徵將軍攻打海賊至「番邦」,且該處恰為將軍九子之所有土地,經勘輿確認合適,故遷建於此。

  王得祿墓園規模龐大,全區分成四部份,墓塚區、墓庭區、墓埕區和后土區。墓塚區除葬王得祿之外,還有元配范夫人及其繼世陳夫人。
  墓庭區為寶城(墓手)所環抱的空間,包括墓碑、肩石、寶城、石案等;墓埕區兩旁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雕刻精美,造型生動,同時象徵墓主的身份與等級,如同生活衛隊,用以保衛墓主后土區形制之大為全台首冠,其左右兩側立有二隊小石獸,十分罕見。此墓規模宏大,列為新港地區一級古蹟。
民間軼事
  據說王得祿從軍後,擔任掌旗官,有一次軍隊打敗仗,嫂嫂為他親手縫製的鞋子掉了,他就不顧危險回頭尋找,軍隊看到軍旗回頭,以為援軍抵達,士氣大振,於是反敗為勝,立下頭功,從此平步青雲。
  相傳王得祿能如此飛黃騰達,是因為其父王必敬墓地後有小徑,即為絲線,而銅鍾則指其父之墓,乃為絕佳風水;然而當王得祿官拜子爵後,地理師不滿被漠視,乃囑王得祿必須在其父墓後掘溝,豈料絲線斷,銅鍾倒,從此王得祿一蹶不振家道中落,旋即病逝。
  長期以來王得祿都跟著李長庚攻打海盜蔡牽,未料在嘉慶十二年(西元一八 O 七年)的戰役中,李長庚戰死,王得祿因害怕朝廷怪罪其未盡到保護長官之責, 於是在面聖之前,用鹽水滴瞎右眼,以求脫罪;在禁見皇帝時,王得祿抬頭偷看龍顏,觸怒龍威,他連忙解釋是為了給皇上看打仗受傷的眼睛,所以這隻傷眼,救了王得祿兩次呢!
   
文昌國小: 李泠華老師提供
資料提供:嘉義縣新港鄉文昌國小
 

 
簡介資訊
王得祿墓
李泠華老師設計

學習單
王得祿墓
李泠華老師設計

新港古蹟
李泠華老師設計

相關網站
王得祿墓
南新國小提供
王氏家廟
太保國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