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歸線

 
歷代沿革
  回歸線為天文學名詞,地球上及天球上在赤道南北各約二十三度半與赤道平行圈稱之,南約南回歸線,北約北回歸線, 北回歸線亦是太陽直射地球的最北界,即北緯 23度27分4秒50,以此為界,北半球地表氣候劃分為溫帶與熱帶。台灣的位置在北緯21.9度至25.3度,恰為北回歸線所經, 為標示北回歸線在此通過而立碑紀念,並已經過六代的興替 。
第一代標塔
   西元 1908年,台灣當時是日據時代,為「 慶祝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特別在嘉義市的西南3.3公里處,及北緯23度27分4秒51鐵道旁的稻田中,建設了一座大型的「 北回歸線標 」。但這首代的標塔,在西元1917年的颱風季節中被吹毀,開始剝落,終至殘破不堪。
第二代標塔

   1921年,有鑑於第一代北回歸線已嚴重受損,日本人又在原地用竹子當建材,搭建第二代的北回歸線標,基本上只能算是權宜之策下的臨時性建築。

第三代標塔
   1923年,日本裕人天皇以太子身份來台巡視,駕臨嘉義,在遊玩阿里山後繼續南下台南,途經水上鄉時,看到竹子搭建的標塔,當場諭示改建時塔,於1926年重修完竣。許多第三代的北回歸線標的史蹟照片目前被遺留下來但目前台灣高齡老人對其風貌已沒有什麼印象。
第四代標塔

   第三代的外型何時整修成第四代,已無從考證。其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毀損於 1964年嘉南118大震災,卻是可確認的史蹟。

第五代標塔
   1968年1月18日,嘉南大地震時致遭損毀,為保存地理標誌,遂予整修,並購得該標誌周圍民地,擴大規劃,期成為一公園式遊樂勝地,第五代的北回歸線標誌,從1968年整建完成至今一直矗立在省公路旁,但台一線拓寬為90米,第五代的標誌塔正處於預定道路旁,鄉長鄭來居爭取碑塔在原地保留,終究獲得上級同意保留於原地。
第六代標塔

   嘉義縣水上鄉的北回歸線標誌在 1988年10月當他正悄悄的度過建標80週年慶時,徵得水上籍的企業家曾老吸捐獻1500萬元,配合中央、省方的各1700萬和縣政府的200萬,進行主體工程「地標館」工程。第六代的北回歸線標誌—地標館—遂於1995年興建完成,公園的綠美化的工程和圍牆陸續在1997年完工。

     
嘉義縣水上鄉北回國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