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的蜻蜓與豆娘
 
蜻蜓與豆娘
   有「香山」美譽之稱的芎蕉山位在大林鎮的中坑里,孕育著許多種類的動植物資源。如果各位大朋友、小朋友有空到此一遊的話,您就可以親自體驗一下竹林下的溪流邊,欣賞「蜻蜓點水」的樂趣!

  臺灣的蜻蛉目分為均翅亞目(豆娘)及不均翅亞目(蜻蜓)兩大類。他們的成長過程可分成三個步驟:卵-> 稚蟲 -> 成蟲

  保育蜻蛉目的做法,就是要保護其賴以維生的水域環境。詳細的做法如下:

1.保留天然的池塘、沼澤和溪流環境,禁止任意填平或開挖。
2.水域中的水生植物不要任意清除。
3.不讓水質受到污染。
4.不放生不屬於該水域的外來動物。

蜻蜓與豆娘的主要差別

蜻蜓
豆娘
眼睛的距離
蜻蜓的複眼大部分是彼此相連或只有小距離的分開。 豆娘的兩眼有相當大距離的分開,形狀如同啞鈴一般。
翅膀的形狀
屬不均翅亞目的蜻蜓,其前後翅形狀大小不同,差異甚大。 屬均翅亞目的豆娘,其前後翅形狀大小近似,差異甚小。
腹部的形狀
蜻蜓的腹部形狀較為扁平,也較粗。 豆娘的腹部形狀較為細瘦,呈圓棍棒狀。
停棲方式
蜻蜓在停棲時,會將翅膀平展在身體的兩側。 一般豆娘在停棲時,會將翅膀合起來直立於背上。

 

龍岩國小:蘇金谷老師編製
   
嘉義縣大林鎮龍岩國小提供
 

 

景點介紹
蜻蜓與豆娘
蘇金谷老師製作
學習單
蜻蜓與豆娘
蘇金谷老師製作
相關網站